11月8日,佛山市委、市政府在高明區舉行2022年第五次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至此,從今年7月開始,佛山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已走遍全市五區:7月1日,佛山市2022年第一次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在南海區舉行;7月28日,第二次現場觀摩活動在順德區舉行;8月30日,第三次現場觀摩活動在禪城區舉行;9月29日,第四次現場觀摩活動在三水區舉行。
非常之為,非常之績。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佛山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1301.93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114.28%,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今年7月,廣州美術學院佛山校區(一期)動工,截至10月中旬完成年度投資2.16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140.2%。
今年10月,碧桂園·佛山雙子星城2.5產業園180米超高層甲級寫字樓金融中心落成交付,累計引進超200家總部經濟企業及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今年11月,市二醫院新院區即將迎來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力爭在2024年7月投入使用。
全球注塑機行業龍頭企業海天集團投資建設的海天高端智能裝備生態產業基地項目一號廠房試投產,二、三、五號廠房預計明年6月投入使用。
……
捷報頻傳的背后,是佛山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打法”的升級。
在全力穩經濟、促發展的形勢下,佛山拿出超常規意志、超常規舉措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很好地回答了“為何抓重點項目”“如何抓出實物工作量”兩個關鍵問題,進一步凸顯了“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在全市上下全面營造了狠抓落實、奮勇爭先、比學趕超的氛圍,形成了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的熱潮,為今后推進各方面工作取得實效實績創造了經驗、帶來了啟示?!?/p>
以項目之穩支撐經濟之穩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本土疫情散發、貨運供應鏈不暢等多重考驗,佛山作為全國重要制造業基地,以非常之力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有著更為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方面,堅持實體經濟不動搖,以項目之穩支撐經濟之穩。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勢有所放緩,經濟下行壓力階段性放大,亟需以大項目推動大發展,夯實經濟發展底盤,提振發展信心。
另一方面,以項目之新鞏固轉型之基。面對不同以往的機遇和挑戰,佛山所需、所謀的重點項目的方向發生了轉變——既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還要凸顯科技創新、產業體系、基礎設施等發展目標。如科技創新方面,更加注重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科技基礎設施;產業體系方面,更加強調數字經濟及其相關產業;基礎設施方面,以5G基建、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開始發力。
為此,佛山自上而下把抓項目促投資擺在拼經濟搞建設的更突出位置,高標準高水平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最大程度對沖當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為穩增長提供見效快、強有力的支撐。
今年6月,佛山出臺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共9方面73條,其中明確“成立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加強統籌協調、市區聯動,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同時提出“2022年在建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計劃120%以上”的目標。
此后不到一周,佛山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找差距促進度大會,對重點項目建設存在的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不足的痛點難點堵點作出梳理,明確提出“要拿出超常規意志、超常規舉措,來一場項目建設大會戰?!?/p>
正是在這次大會上,佛山提出進一步建立健全責任落實機制、考核評價機制、工作調度機制、督查督辦機制等機制,全面打好打贏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p>
以機制創新促進效能提升
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成為佛山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關鍵點之一。實物工作量以事實說話、以數據印證、以發展成果“爭上游”,更加傾向于結果導向。
對于重點項目而言,抓實物工作量就是抓建設、抓投產、抓運行、看成效,不只看簽了多少協議或合同,更要看資金到位率、看項目開工率、看項目建設進度、看實物工作量。
按照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找差距促進度大會的部署,從今年7月開始,佛山常態化每月舉行一次重點建設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由市委書記、市長帶隊,通過“先觀摩、后開會”的形式,動員全市上下比成效、談體會、說打算,一切圍繞“抓實物工作量、找差距、促進度”展開。
現場觀摩不只是一場參觀活動,其更推出“紅黑榜”制度。量化細化責任主體、目標任務、時間進度“清單”,從投資進度、投資貢獻、開工速度、專項債支出進度等方面,根據實物工作量,對各重點項目推進情況進行排序排名,分別納入“紅黑榜”。對納入“紅榜”的項目責任單位給予鼓勵,對納入“黑榜”的項目單位給予警告,如果連續被納入“黑榜”,則對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
除了現場觀摩,佛山針對重點項目審批和要素保障的突出問題,建立市、區領導聯系重點項目機制,實現市、區領導聯系重點項目“全覆蓋”,形成“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格局;成立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推動項目審批部門各司其職、依法依規開展并聯審批并限期辦結,進一步提升重大項目審批效能;印發實施重大產業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成立“領導小組+代辦小組”,提供全程審批代辦服務,全力推動重大產業項目快審快批快建。
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帶動、推動下,佛山五區競相迸發出創新活力。
禪城區實行“每日一報、每周一排名、兩周一例會、每月一通報”清單式管理機制;南海區推動“項目等地”向“地等項目”轉變;順德區全方位推動“拿地即開工”從特事特辦變為常態化制度;高明區組建區級巡回聯合審批隊下沉鎮街現場為項目辦理審批手續;三水區加快推進審批環節“化零為整”提升審批效率……
上述創新之舉,無一不是圍繞“以機制促效能”做文章,通過機制創新為重點項目建設賦能。
佛山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新“打法”環環相扣,機制創新主要呈現六個突出特點:一是突出項目主體,包括市、區領導直接到項目建設現場跟蹤服務項目主體單位,所有機制設計均圍繞項目主體展開。二是突出市級統籌,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維,提升全市財政資金、土地等資源配置能力。三是突出動態管理,依據項目情況滾動調整,幫助項目單位解決實際困難。四是突出要素保障,暢通政策兌現的“最后一米”,加大土地、資金、人才、服務等要素保障力度。五是突出項目激勵,加強項目完成情況評價,將平時評價與年終評價相結合,既抓結果,也抓日常。六是突出營商環境優化,深化改進營商環境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搭建更優服務平臺,提供更優服務措施?!?/p>
以實干之風實現全局突破
10月29日,佛山市統計局發布數據,前三季度,根據廣東省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佛山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為8850.10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3。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佛山項目投資保持較高增長,項目投資增長10.8%,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0.3%。新入庫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全市項目投資入庫1668個,計劃總投資2617.68億元,完成投資拉動項目投資增長37.2個百分點,拉動總投資增長16.4個百分點。
佛山經濟延續平穩向好態勢,項目投資建設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但經濟穩增長的形勢仍然嚴峻,促發展的任務仍然艱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責任仍然重大。
記者參與采訪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后的一個感受,就是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持續發揮機制創新的作用、以機制創新促效能提升,離不開深入基層一線抓落實、抓進度的工作干勁、工作作風。只有保持這樣的干勁和作風,才能擔起“穩增長促發展”的責任,實現“穩增長促發展”的目標。
佛山市委主要領導在參加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時,多次提出要強作風、抓落實。其中,在第五次重點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上,市委主要領導就強調,要再接再厲錘煉能力作風,深入項目現場、工作一線考核干部,引導黨員干部強化擔當實干精神、攻堅克難精神、奮勇爭先精神,時刻把項目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千方百計解決項目建設遇到的問題,推動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取得新佳績。
每一次深入一線的觀摩活動現場,都是重點項目的“競技場”,也是工作作風的“教練場”。
這或許是佛山今年以來升級“打法”,以超常規意志、超常規舉措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帶來的另一啟示:領導干部帶頭,從深入基層一線干起,讓問題發現在一線,政策落地到一線,工作推進在一線,不搞花架子,大興實干之風,將政策舉措精準“扎到穴位”,最大限度把政策的綜合效應釋放出來,以重點任務攻堅帶動全局工作實現突破。
文/佛山日報記者莫璇、于祥華
(編輯:杜思雅)